时尚

人民日报刊文:创新,让科学“轻量化”呈现

字号+ 作者:狂吠狴犴网 来源:综合 2025-07-09 07:03:15 我要评论(0)

《 人民日报 》 2022年03月28日 第 13 版)科普视频降低了公众获取和理解知识的门槛,拓展了知识生产和传播的边界,有助于营造全民科普的良好氛围二氧化碳怎么变成淀粉?黑土地为何被称为“耕地中的
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2年03月28日 第 13 版)

科普视频降低了公众获取和理解知识的轻量化门槛,拓展了知识生产和传播的人民日报让科边界,有助于营造全民科普的刊文良好氛围

二氧化碳怎么变成淀粉?黑土地为何被称为“耕地中的大熊猫”?一元二次方程与规范场论究竟有何联系……这些有趣的问题都是中国科学院2022跨年科学演讲的内容,吸引了全网260万用户观看。创新得益于5G、学呈现大数据、轻量化人工智能等技术,人民日报让科信息时代的刊文科普形式实现了从图文、漫画到视频的创新更新迭代,原本“高冷”的学呈现科学知识得以更生动地呈现给公众。

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(2021—2035年)》提出: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,轻量化实现科普内容多渠道全媒体传播。人民日报让科科普视频正是刊文一项有益尝试。从内容来看,创新场景视觉化、学呈现表达趣味化、内容专业化,是科普视频不断“圈粉”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吹气球演示宇宙膨胀、用铁锅模拟“中国天眼”工作机制、把液氮加入塑料瓶展示“第一宇宙速度”……专家学者借助社交平台积极科普,以日常生活器物为教具,拆解晦涩难懂的科学概念,既让高深科学知识“轻量化”,也让前沿科学热点“大众化”。科普视频降低了公众获取和理解知识的门槛,拓展了知识生产和传播的边界,有助于营造全民科普的良好氛围。

优质的科普视频,往往会根据受众对科学知识的不同需求,做细人群分类,做精视频内容,进而起到有的放矢、提升科普效能的积极作用。例如,国家卫生健康委以“提升健康素养,乐享银龄生活”为主题,组织制作了老年健康教育系列科普视频。又比如,作为无数人童年回忆的科普图书《十万个为什么》在出版60周年之际推出短视频版,让孩子们心里的科学种子,以更丰富的形式萌发生长。

科普视频受到欢迎,折射出公众对其背后人文情怀的青睐。70多岁的退休物理学教授吴於人在快手上化身“科学姥姥”、中科院院士汪品先成为B站上的“网红院士”……科普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的学术研究与知识普及,让人们看到科学家的坚持与科普工作者的执着;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研制“两弹一星”等重大科技突破的艰难摸索、现代工程师设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超级工程时的曲折经历……科普视频讲述的故事,让科学家精神走进观众内心,引发触动。

“积力之所举,则无不胜也;众智之所为,则无不成也。”科普视频的走红,让我们看到了分享知识所能产生的正向价值。提升全民科学素质,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,科普视频大有可为。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相关文章
  • 高盛:2023年美股料延续熊市,看好亚洲股市

    高盛:2023年美股料延续熊市,看好亚洲股市

    2025-07-09 06:23

  • 受贿超737万元 安徽省马鞍山市委原常委何志中一审被判十年

    受贿超737万元 安徽省马鞍山市委原常委何志中一审被判十年

    2025-07-09 05:53

  • 阳光100中国违约:无法偿还2.2亿美元债券本息

    阳光100中国违约:无法偿还2.2亿美元债券本息

    2025-07-09 05:25

  • 商务部:欧方碳边境调节机制立法措施应符合WTO规则,避免形成新的贸易壁垒

    商务部:欧方碳边境调节机制立法措施应符合WTO规则,避免形成新的贸易壁垒

    2025-07-09 04:19

网友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