累计反弹6000点之后,港股后劲如何?
港股短期走势或受制于美联储加息等因素。累计 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弹反弹后,累计上涨超过6000点,后港随着跟内地全面“通关”渐行渐近,股后1月4日中午一度重回2万点大关,劲何重新涨到20631点。累计 虽然反弹幅度较大,反弹但港股的后港单日成交额一直在千亿港元上下徘徊,跟2022年11月30日的股后2221亿港元相差甚远,港股还有多少上涨的劲何后劲? 投资者对港股长期走势都偏乐观。多数业内人士认为,累计港股20个月的反弹熊市已经在2022年10月底结束,但在6000点大反弹后,后港市场康阿也有也有分歧。股后部分市场人士认为,劲何港股短期内或许会受制于美联储加息,以及内地经济复苏的实质性数据。 鑫鼎基金首席经济学家胡宇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,港股目前仍有上行空间,核心原因在于整体估值低、疫情影响弱化、外资悲观预期在逐步修复、人民币走强等多重因素驱动。 国信证券分析师王学恒认为,预计港股一季度依然保持强势,尽管经历了两个月的大涨,就算有回调幅度也有限,原因是:基建周期转扩张;互联网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环比已经明显改善;政策方面包括疫情防控、互联网、房地产、教育等政策对市场都更加有利。王学恒认为,2023年上半年海外方面依然面临压力,美股在2023年还将继续创新低,时间或早或晚,这取决于美债、工资的底部信号发生的时间,部分抗跌型公司最后一跌将会是美股见底的最直接特征。作为2023年美股底部的参考,标普指数低点区域在3400点,因为美股的最后一跌可能会短期拉低全球股票市场的风险偏好,该走势对于港股的走势影响可能是“N”型的。 平安证券(香港)认为,各地疫情逐渐达峰并趋缓后,国内消费及投资景气度有望持续修复,2023年度一季度经济回暖将为大概率事件,同时3月初将有望释放更多提振经济的政策及举措。 有不看好港股短期表现的私募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,虽然港股在10月底基本确认近20个月的熊市结束,但大幅反弹后市场已经由“预想期”进入“实质期”,要有实际经济数据或者企业业绩支持,才能引领大市进一步走高。踏入2023年首季,可能回调至18000点或以下,一方面大幅反弹6000点后形成“超买”,也由于市场现时对后市的期望高,但成交额一直没有全面配合上涨,类似的情况在2009年3月都出现过,牛市初期的第一波调整杀伤力也不少。投资者可以留意美联储加息走向和内地复苏后对经济影响明朗化,一季度的事件来看,包括海外央行对往后加息指引,内地经济复苏能否超预期,都存在不确定因素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北证50成份指数今日亮相 “首发阵容”出类拔萃
- 3000亿“安防茅”又出手
- 诺诚健华收上交所监管工作函 奥布替尼出海合作终止
- 午评:创业板指跌1.6% 医药板块逆势活跃
- “保交楼”再迎新政,央行2000亿元无息贷款支持计划正在路上
- 银保“7年轮岗”红线再受关注,这7家上市机构9名高管也要轮?超期服役“下岗”案例在增多
- 联想集团业绩,大幅下滑!
- 宁德时代重挫5%,为自去年10月28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
- 佳能RF镜头选购指南 专业摄影师是这样选择的
- 中国与哪些国家互免签证?150国相关规定一图速览
- 百胜中国2月16日斥资约100万美元回购1.67万股
- 力劲科技涨近3% 大和将目标价上调至11港元
- 安青松:证券从业人员不是从事“推销员”角色的简单劳动
- 万亿国资系基金激发经济新活力
- 63岁罗熹不再担任中国人保党委书记,曾提出“要让人保重回行业C位”
- 董宇辉获百万现金和住房?东方甄选回应:不予回应
- A股存量上市公司数量正式突破5000家
- 2月17日沪深两市涨停分析:智微智能、锐明技术双双走出3连板
- “亦官亦商”敛财超三千万,人行兰州中心支行原行长杨明基获刑15年
- 君实生物上升5% 国盛证券维持买入评级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