波司登被曝“先涨价后降价”,双十一不该要这样的虚假繁荣|荔枝时评
据媒体报道,波司不该来自上海的登被市民李女士称,她原计划在淘宝波司登旗舰店购买一件羽绒服。曝先9月份时平台的后降价格是券后979.28元,没想到在双十一预售期间,价双该款羽绒服的虚假价格提升至1349元,领券购买后实际价格仍为979元,繁荣仅比9月份价格便宜0.28元。荔枝 李女士的时评遭遇不是个案了。相信不少准备买买买的波司不该网友会发现,相较于双十一铺天盖地的登被打折促销宣传,购物车里面的曝先商品却并没有比平时便宜多少,有的后降甚至还涨价了,所谓降价促销成了“伪打折”。价双 先提价再打折,虚假营造出优惠的假象,说白了,就是商家既想用打折噱头吸引消费者,又不想压缩利润。但这种纯属忽悠的营销套路,吃相未免太难看了。 对此,波司登回应称,“不超过吊牌价都合理”。果真如此吗?答案当然是否定的。《价格法》明确规定,经营者定价,应当遵循公平、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。同时,经营者不得有“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,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”的不正当价格行为。 值得注意的是,随着类似营销套路的增加,去年双十一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专门发布了《关于规范“双十一”网络促销经营活动的工作提示》。其中提到,要提高促销行为的公开化和透明度,禁止采取“先提价后打折”、虚构原价、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方式开展促销。 也就是说,先涨后降的行为,已经涉嫌违法。当前,有电商平台已经明确表示,会对屡不整改的活动商品进行清退处理并对商家采取警告、扣分等相应处罚措施。但有的商家之所以敢冒险,一是因为信息不对称,消费者如果没有长期关注,很难发现价格的异动;另一方面因为风险小,消费者就算发现了,商家一般只需退赔差价。 营造大减价的氛围,却如此套路消费者,不仅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,也是在破坏双十一的电商生态。相信很多消费者对现在的双十一促销越来越无感了,双十一的热度也在下降。一个重要原因在于,它的玩法越来越复杂,在各种烧脑的满减、折扣下,商家光明正大地搞“伪打折”,消费者花了大量的精力比价、抢券,结果发现价格不降反升,消费信任因此被大大透支了。 鉴于此,市场监管部门在双十一等特殊的大促节点,理应畅通举报渠道,加大对价格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,提升商家的违法违规成本;同时,电商平台方面,在完善商品价格动态监控的基础上,有必要设置更严格的惩罚机制,让消费者买得更舒心。 对于那些假装促销的商家,必须明白一点,靠忽悠消费者,注定不可能赢得信赖;而电商平台也应该意识到,“伪打折”“伪降价”堆积起来的热闹,注定会是一场繁荣假象。要让双十一真正恢复活力,就得真正尊重消费者,尊重其合法权益。 荔枝锐评:lizhirp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央行大动作!强化金控公司关联交易管理,穿透识别关联方,设置1年过渡期…
- 高瑞东 杨康:财政收支压力仍大,积极财政如何持续发力
- 中央网信办:2022年以来清理违规短视频235万余条
- 南华期货:国际油价震荡下跌!如何看待近期内外盘原油的整体表现?
- BBC未转播开幕式,英国球迷不满:难以容忍的种族主义
- 浙江8月17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4例、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例
- 中国人口面临负增长,怎么破?
- 身负7条人命,潜逃20年!劳荣枝案二审:法庭驳回劳荣枝及辩护方对案件管辖权、鉴定笔迹等异议
- 华润置地:对房地产市场长期向好有信心,不考虑平台收购
- 午评:三大指数集体回调 光伏、机器人概念表现活跃
- 重庆8月17日新增本土感染“1+3”
- 江苏省工信厅池宇:南京EDA创新中心已向科技部申报 正在审批中
- 专家:加快完善契合国企等各类型企业特点的估值方法,扭转国企在资本市场大幅“折价”的趋势
- 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重点领域立法成果突出
- iPhone 14来了!苹果被曝将于9月7日开新品发布会
- 无锡、苏州优化“认房认贷”政策,二套房首付最低3成
- 2022北外滩国际航空论坛,中国东航发布超级承运人、智慧航空等重磅成果
- 开拓市场化就业渠道 新疆61条举措“护航”毕业生就业
- 青海大通县山洪救援:多支救援队深夜赶到现场,地面积水较深
- 光大银行推进财富管理银行建设 服务“国之所需、民之所盼”
- 搜索
-